访问量:51952

生物技术

  •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晋江马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李媛媛;毕晓昆;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雷维科;凌遥;赵春江;

    该研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晋江马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蒙古马、百色马、那曲马、岔口驿马、哈萨克马、阿拉伯马、贝尔修伦马等其他马品种的比较,分析了晋江马与国内外马品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晋江马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保种场内群体的家系较少;晋江马与我国马品种遗传关系较近,尤其是与百色马关系紧密,而与国外马品种遗传距离较远。根据该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晋江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本地遗传特征,且与国内其他品种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家系较少,保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重点,以确保晋江马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6期 v.21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马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前景

    王浩斌;吴晶晶;汤驰;杨宝钰;格明古丽·木哈台;张秀萍;

    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探索动物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表现出对宿主细胞内失活和/或消除整合前病毒DNA的显著潜力,对创造优良性状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模式动物上已取得诸多成果,但应用于马的基因编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马的生殖生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对未来运用前景做展望,为马的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21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 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马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王璐珍;黄宾雁;祝明辉;赵珊珊;王敏;黄娇娇;

    中国拥有丰富的马种质资源和悠久的养马历史,然而由于社会需求下降以及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马品种正面临数量减少甚至濒危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基于基因组学的发展,马参考基因组得以构建并持续升级更新。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被应用于动物遗传多样性解析、进化机制研究、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在马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概述了中国马品种资源,继而详细阐述了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马遗传多样性的解析、探究马属动物进化机制、定位马重要性状基因以及马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国现代马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马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6期 v.21 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遗传育种

  • 草原纯血马新品种培育概述

    丁文淇;宫文典;图格琴;史晓渊;李政;白东义;

    该文主要介绍草原纯血马的培育进程,并对每一代的体尺、体重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显示,新培育的草原纯血马不仅在体格方面显著提升,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也能得到改良,可使草原纯血马在马术竞技、赛马运动和现代马产业中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草原纯血马继承了父本和母本的优良基因,并通过科学的育种策略成功稳定了体型、速度、抗严寒等优良性状。草原纯血马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在未来的国内马术赛事和马匹育种领域将占据重要位置,为我国马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年06期 v.21 45-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 关中马遗传资源的保护及新品系培育进展

    虎巧燕;韩家乐;高峰;李娜;苏小鹏;郭全胜;党瑞华;

    关中马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培育的优秀挽乘兼用型马,属于培育品种,其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及抗病性能优,曾在农业生产、运输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文系统介绍了关中马的品种概况、种质特征以及资源保护现状,回顾了关中马育种历史,分析了目前关中马保种面临经费紧张、近交衰退等主要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保种计划。此外,还重点阐述了关中马新品系培育及其开发利用,提出向运动用马方向转型的选育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对关中马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25年06期 v.21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运动生理

  • 基于骨骼肌潜力与传统耐力训练的蒙古马耐力特性研究进展

    图格琴;芒来;白东义;

    蒙古马作为耐力赛马的优异品种,其出色的耐力性能不仅源于遗传背景,还与传统的赛马调教方法密切相关。该文重点探讨了骨骼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功能及其在耐力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分析了蒙古马在耐力训练过程中骨骼肌纤维的转化机制和分子调控路径。同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了运动诱导下骨骼肌特性的可塑性,以及禁食与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研究为蒙古马的健康管理,为运动性能优化和遗传改良提供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2025年06期 v.21 6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2K]
  • 不同热身时间、强度对伊犁马不同运动阶段血气指标的影响

    任湘;姚闰晨;褚洪忠;乔春江;刘晔;衡士兵;王伟;孟军;

    该试验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体尺相近、体况良好的10匹速度型3岁伊犁母马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心率的50%~60%、 60~70%、 70%~80%分别热身10、 5、 3 min后进行9场1000 m测试赛事,两场比赛间隔1天,在热身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赛后60 min分别在颈静脉采集血样5 m L。使用便携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样,分析测试赛各阶段静脉血气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马匹热身10 min的二氧化碳分压著低于热身3 min (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热身3 min (P<0.05),血糖显著高于在热身3 min (P<0.05);热身10 min赛后即刻的二氧化碳分压极显著低于3 min (P<0.01),在赛后30 min时,热身10 min的血糖显著高于热身5、 3 min (P<0.05);热身10 min赛后60 min时血糖极显著高于5、 3 min (P<0.01)。结果表明,伊犁马1000 m速度赛采取赛前热身10 min时间,可以通过优化血糖、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显著提升肺通气与氧代谢效率,同时维持血糖稳态并促进糖类分解代谢。相较于热身强度,适度延长热身时长更有利于提升运动表现。

    2025年06期 v.21 75-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资源保护利用

  • 蒙古马保种理论与方法刍议

    芒来;陶娜拉;

    蒙古马作为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遗传资源和适应性,需通过加强保护和开发,提升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尽管蒙古马的数量曾因机械化而下降,但近年来民间保种措施的实施已显著改善其数量与质量。该文综述了蒙古马的历史、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在文旅产业中的潜力,强调需聚焦关键技术创新,建立标准化养殖与种业创新体系,确保高质量的马产品供应。最终,旨在实现中国马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2025年06期 v.21 8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 南疆昆仑山区的地方马——昆仑马

    汤驰;刘黎;田国兵;张万和;木提热木汗·买买提;杨智;阿不都外力·艾热提;艾丽菲热·吾麦尔;李杭森;周小玲;艾克拜尔·热合曼;张秀萍;吐尔逊江·库尔班;吾买尔江·艾孜木;孙玉江;格明古丽·木哈台;

    昆仑马是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和田地区昆仑山区发现的新的地方马类群,具有重要的潜在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关注度较低,其群体数量和品质持续下降,保护与开发利用面临挑战。该文简述了昆仑马的历史形成、产区自然条件、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针对昆仑马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申报新的遗传资源提供参考,推动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升生产效益。

    2025年06期 v.21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 遗漏品种黑河马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孙玉国;刘明;聂德宝;邓亮;高福成;朱少奇;张伟;高薇;王涵;

    黑河马是我国重要的马品种资源。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地方种群资源,该文从黑河马的品种来源、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归纳了当前黑河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采取的措施,总结了黑河马品种资源在养殖方式、育种体系、产业化发方面面临的问题,在推进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育种体系方面提出了黑河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旨在为黑河马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21 107-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 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李敏玲;刘德玉;何复明;许鹏;覃孝杰;卢宁;黄子诚;刘瑞鑫;

    德保矮马是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地方品种,同时也是中国最矮的马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价值。该文从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产地及分布情况、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饲养管理阐述了德保矮马的种质特性,从保种历程、保护措施、科学研究阐述了品种保护现状,目前主要通过打造矮马旅游品牌、推动矮马文化输出、开展马术运动训练对德保矮马进行开发利用,但也存在保种场基础设施落后、保种技术力量较弱、产业化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德保矮马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强化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强化科技支撑促产业发展,推进德保矮马文旅融合,强化知识产权创新、保护、运用的建议,以期为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1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 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与分析

    曾国榕;

    晋江马作为福建省唯一优良地方马品种,对维持中国地方马品种遗传资源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动物畜力使用量减少,致使晋江马饲养规模下降,从而导致晋江马种质资源逐渐萎缩。该文从晋江马纯种数量、体型特征、乘挽能力以及饲养管理方面,对晋江马遗传资源进行梳理,并结合其他地方马品种种质保护工作的经验,为做好晋江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晋江马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2025年06期 v.21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 阿巴嘎黑马保护与利用现状

    巴义拉图;图门巴雅尔;苏布得;

    阿巴嘎黑马(又名僧僧黑马),是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上的古老马品种,具有毛色乌黑、耐抗严寒、抗病力强、产奶量高等特点。该文对阿巴嘎黑马品种历史、种群分布、遗传特征和生产特性、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通过分析就阿巴嘎黑马育种系统、保护意识、资金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存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阿巴嘎黑马的更加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21 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7K]
  • 新疆马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

    罗鹏辉;朱钟英;谭小海;孟晨;解晓钰;李钰琪;刘鸽;杜拉提·马衣卡尔旦;

    新疆马种质资源丰富,马存栏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既是我国传统养马大区,也是我国重点的育马业基地。近年来,在《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新疆马遗传改良计划》等政策推动下,新疆初步建成了以马核心育种场、种公马站、良种马扩繁场、马配种站、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为主导的马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伊犁马专项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速度马1000 m成绩达1 min 7 s,乳用马年产奶量较2018年增长210 kg),马资源优异基因挖掘持续取得进展。然而,新疆马种业仍面临地方保种机制不健全、联合育种体系缺失、育种数据收集不规范、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瓶颈,表现为保种场管理松散、人工授精普及率低、育种数据断层、专项性能与国外差距明显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强化保种场建设与遗传物质保存,建立“活体+基因”双轨保护;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区域联合育种,整合种质资源;构建数字化种业体系,完善品种登记与遗传评估;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繁殖技术应用与配套服务,以科技赋能突破育种瓶颈,推动新疆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21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

疫病净化

  • 保障我国马种业安全——马传染病疫苗及诊断技术的研发进展

    张泽楠;郭奎;杨燕;李佳欣;陈永艳;史雪纯;郭巍;杜承;胡哲;王晓钧;

    随着马产业向竞技、休闲等多元化方向转型,疫病防控成为保障种业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在过去的十余年中(2014—2024年),针对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马流感、马梨形虫病、马流产沙门菌病及非洲马瘟等重要疫病,研发了一系列疫苗和诊断试剂,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该文综述了哈兽研在马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研发背景、应用效果及价值。这些成果显著提升了马传染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马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尤其在优良马种繁育和健康养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综合防控手段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提升、马匹健康改善和产业升级,为我国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6期 v.21 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 《中国畜禽种业》2026年专题出版计划

    <正>~~

    2025年06期 v.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马种业专刊

    韩国才;

    <正>马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传统养马大国,马匹存栏量位居世界前列,品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现代马产业逐渐兴起,与马产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现阶段我国马产业还有许多方面与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整体落后,地方马优良特征未得到充分挖掘,马匹选育饲养与马术运动、体育健身、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保健康养等利用环节缺乏有效衔接,赛事用马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符合市场需求的国产运动马供给不足,专业人员数量和基础性科研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形成相对完备的马现代化育种、高效养殖、疫病防控、性能测定、竞赛表演、文化旅游体系。

    2025年06期 v.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 《中国畜禽种业》参考文献著录及编排格式

    <正>(1)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主要责任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面加“等.”字样,英文加et al.。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无论中英文,全部用半角。(2)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3)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2025年06期 v.21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中国畜禽种业》简介

    <正>期刊出版办刊宗旨:繁荣畜禽种业研究,促进畜禽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畜禽种业领域科技人才主要栏目: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利用、繁殖生理、产业发展等特色出版:专题/专刊新媒体运营会议宣传:·会前宣传:会议日程,近期会议通讯

    2025年06期 v.21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