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来;陶娜拉;
蒙古马作为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遗传资源和适应性,需通过加强保护和开发,提升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尽管蒙古马的数量曾因机械化而下降,但近年来民间保种措施的实施已显著改善其数量与质量。该文综述了蒙古马的历史、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在文旅产业中的潜力,强调需聚焦关键技术创新,建立标准化养殖与种业创新体系,确保高质量的马产品供应。最终,旨在实现中国马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2025年06期 v.21 8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 汤驰;刘黎;田国兵;张万和;木提热木汗·买买提;杨智;阿不都外力·艾热提;艾丽菲热·吾麦尔;李杭森;周小玲;艾克拜尔·热合曼;张秀萍;吐尔逊江·库尔班;吾买尔江·艾孜木;孙玉江;格明古丽·木哈台;
昆仑马是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和田地区昆仑山区发现的新的地方马类群,具有重要的潜在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关注度较低,其群体数量和品质持续下降,保护与开发利用面临挑战。该文简述了昆仑马的历史形成、产区自然条件、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针对昆仑马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申报新的遗传资源提供参考,推动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升生产效益。
2025年06期 v.21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 孙玉国;刘明;聂德宝;邓亮;高福成;朱少奇;张伟;高薇;王涵;
黑河马是我国重要的马品种资源。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地方种群资源,该文从黑河马的品种来源、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归纳了当前黑河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采取的措施,总结了黑河马品种资源在养殖方式、育种体系、产业化发方面面临的问题,在推进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育种体系方面提出了黑河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旨在为黑河马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21 107-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 李敏玲;刘德玉;何复明;许鹏;覃孝杰;卢宁;黄子诚;刘瑞鑫;
德保矮马是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地方品种,同时也是中国最矮的马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价值。该文从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产地及分布情况、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饲养管理阐述了德保矮马的种质特性,从保种历程、保护措施、科学研究阐述了品种保护现状,目前主要通过打造矮马旅游品牌、推动矮马文化输出、开展马术运动训练对德保矮马进行开发利用,但也存在保种场基础设施落后、保种技术力量较弱、产业化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德保矮马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强化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强化科技支撑促产业发展,推进德保矮马文旅融合,强化知识产权创新、保护、运用的建议,以期为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1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 曾国榕;
晋江马作为福建省唯一优良地方马品种,对维持中国地方马品种遗传资源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动物畜力使用量减少,致使晋江马饲养规模下降,从而导致晋江马种质资源逐渐萎缩。该文从晋江马纯种数量、体型特征、乘挽能力以及饲养管理方面,对晋江马遗传资源进行梳理,并结合其他地方马品种种质保护工作的经验,为做好晋江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晋江马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2025年06期 v.21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 巴义拉图;图门巴雅尔;苏布得;
阿巴嘎黑马(又名僧僧黑马),是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上的古老马品种,具有毛色乌黑、耐抗严寒、抗病力强、产奶量高等特点。该文对阿巴嘎黑马品种历史、种群分布、遗传特征和生产特性、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通过分析就阿巴嘎黑马育种系统、保护意识、资金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存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阿巴嘎黑马的更加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21 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7K] - 罗鹏辉;朱钟英;谭小海;孟晨;解晓钰;李钰琪;刘鸽;杜拉提·马衣卡尔旦;
新疆马种质资源丰富,马存栏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既是我国传统养马大区,也是我国重点的育马业基地。近年来,在《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新疆马遗传改良计划》等政策推动下,新疆初步建成了以马核心育种场、种公马站、良种马扩繁场、马配种站、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为主导的马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伊犁马专项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速度马1000 m成绩达1 min 7 s,乳用马年产奶量较2018年增长210 kg),马资源优异基因挖掘持续取得进展。然而,新疆马种业仍面临地方保种机制不健全、联合育种体系缺失、育种数据收集不规范、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瓶颈,表现为保种场管理松散、人工授精普及率低、育种数据断层、专项性能与国外差距明显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强化保种场建设与遗传物质保存,建立“活体+基因”双轨保护;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区域联合育种,整合种质资源;构建数字化种业体系,完善品种登记与遗传评估;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繁殖技术应用与配套服务,以科技赋能突破育种瓶颈,推动新疆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21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