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泽亮;卢徐斌;赵天奇;陆体富;丁俞建;张慧敏;杨章平;
该研究通过对江苏某牧场1257头娟姗牛的乳房性状与乳腺炎发病率的关联分析,揭示了乳房形态特征对疾病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评估了8个乳房性状(乳房深度、中央悬韧带、前乳房附着、前乳头位置、前乳头长度、后乳房附着高度、后乳房附着宽度及后乳头位置)与乳腺炎发病的关系,并探讨了胎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乳房深度(OR=0.896, P=0.004)和后乳头位置(OR=0.941, P=0.199)是影响乳腺炎发病的显著因素,其中乳房深度在2胎牛中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交互项OR=0.736, P=0.041)。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乳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特别是乳房深度与前/后乳头位置的相关性(r=0.340和0.282)。模型预测效能评估显示,乳房深度的AUC值最高(0.612),但所有性状模型的判别能力均未达到理想水平(AUC<0.7)。可见,虽然某些乳房形态特征,特别是乳房深度,可以作为乳房炎风险的指标,但它们的独立预测能力有限。
2025年08期 v.21 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何先钰;刘自晓;任刚;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一种能够在单细胞水平高通量分析基因转录状态的新兴技术,因其可以揭示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图谱、转录图谱、发育轨迹及细胞异质性,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类型的精准鉴定、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此外,可用于改善动物繁殖性能、生长性能以及动物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该文主要针对scRNA-Seq技术的基本概况、发展过程及其在畜禽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该技术在畜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部分基础性建议。
2025年08期 v.21 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丁文家;魏大为;杨尚;陈宁博;马云;雷初朝;黄永震;
液相芯片是一种用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技术,与基因组重测序和固相芯片相比,具有检测位点选择更加灵活、芯片开发和检测成本更低等优势,该技术基于多重PCR和探针杂交捕获2种不同的技术体系,可满足低、中、高不同SNP密度的基因型分型需求,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养动物(牛、羊、猪、鸡和家蚕等)种质资源鉴定、重要性状挖掘和品种选育改良等。该文综述和分析了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在家养动物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家养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2025年08期 v.21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 施海娜;张瑞;耿智广;张金霞;牛春蛾;贺怀刚;安雪娇;靳善宁;郑雷;岳耀敬;徐振飞;
该试验选取6月龄南湖羊48只(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与体尺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测南湖羊体重与体尺指标开展相关性、多元回归以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性状,南湖羊体重(y)和胸宽(x_5)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大,测量值较离散,具有较大的选择与提高潜力。体重(y)与8项体尺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南湖羊体重(y)和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6.680+0.801x_5+0.381x_1+0.257x_2+0.277x_3(R=0.826, P<0.05),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为y=0.340x_5+0.233x_1+0.240x_2+0.256x_3(F=22.558,P<0.01)。南湖羊体重(y)和体尺指标聚类分析(当类间距等于13时)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相似,南湖羊所有指标均被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757%,其中第一个主成分贡献率为51.372%,可分为胸部因子、长度因子、宽度因子和高度因子。综上所述,在后续肉羊选育过程中,应重视南湖羊胸深、胸宽和胸围的选择,以此提高其体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2025年08期 v.21 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