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银;张传亮;胡松华;苏菲;吴贇竑;柴娟;裘丞军;袁璐;朱琳;陈洁;赵灵燕;
为探究不同剂型胸腺五肽(TP-5)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在杭州某牧场中选取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在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缓释剂(含4mg TP-5)、 TP-5水针剂(含4mg TP-5)以及生理盐水各2mL;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的第4、 7、 14和21天,无菌采集试验乳区奶样,利用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奶样中体细胞的数量,利用实验室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检测感染细菌种类、利用试剂盒检测NAGase活性、白细胞介素2 (IL-2)和干扰素γ (IFN-γ)含量等奶样的主要指标来探究不同剂型胸腺五肽(TP-5)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TP-5能够减少感染的乳腺数量,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 NAGase活性,并提高IL-2和IFN-γ的表达水平。相比于水针剂,缓释剂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TP-5缓释剂对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023年03期 v.19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孙涛;王芳蕊;王菁;刘莹;李洁;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以下简称伪狂犬疫苗)对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效果,对天津市某猪场引进的约2000头后备母猪分阶段注射伪狂犬疫苗,引进前第4周和第10周各注射1头份,引进后15d注射1头份,并对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伪狂犬疫苗能使猪群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ELISA检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极显著提高(P<0.01)。经过免疫的后备母猪针对伪狂犬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均上升,且免疫前后针对伪狂犬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该研究所用伪狂犬疫苗无论是针对经典毒株还是变异毒株均能为猪群提供更好的保护力,且对变异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更高,保护力更强,适用于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2023年03期 v.1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夏娜;赵同渊;申茂欣;刘玉静;魏嘉;杨代蓉;徐慧琳;康一岚;
为探究不同免疫剂量的小剂量动物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该试验选用180只3月龄绵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试验Ⅰ-Ⅴ组试验羊免疫剂量分别为正常剂量的1、 2、 3、 4和5倍,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按照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基础免疫后,分别用1、 2、 3、 4和5倍量的剂量接种口蹄疫疫苗,并定期测定各组试验羊的血清抗体效价和合格率。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对试验羊进行免疫后,试验Ⅳ和Ⅴ组中血清中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前三组(P<0.05),且试验Ⅴ组中免疫后14d时达到最高值5.22,试验羊免疫抗体合格率在第7天升至最高,其中试验Ⅴ组达97.22%,比同一时间段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高了83.34%、 77.78%、 55.56%和8.34%。因此,4或5倍量的口蹄疫疫苗接种拟为推荐接种剂量,而且延长了疫苗的有效保护期。
2023年03期 v.19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付程雄;
为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掌握密云区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动态和风险程度,从而为羊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达到密云区不发生羊布鲁氏菌病疫情、逐步退出免疫的目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密云区羊采用口服S2活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在免疫后21~35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与绵羊相比,山羊的抗体阳性率偏高;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研究中大量准确详实的实验数据分析,以期为掌握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和规律、制定出适时科学的免疫程序达到尽快控制和净化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3期 v.19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钱英红;贾燕;谢梦圆;李文豪;刘平平;尚和卫;徐晓静;
为了阐明内蒙古部分地区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地区部分牛场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病犊牛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的ST和LT基因进行ETEC菌株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乌兰察布地区ETEC检测总阳性率为11.71%,鄂尔多斯地区ETEC总阳性率为9.44%,其中0~2月龄阳性率为21.49%, 2~6月龄阳性率为5%, 6~18月龄阳性率为0。由此可知,乌兰察布地区ETEC检测总阳性率高于鄂尔多斯地区,两个地区ETEC的流行情况和感染情况均以0~2月龄犊牛为主,为进一步开展犊牛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2023年03期 v.19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郭育培;谢彩华;张利平;赵美雪;刘敏;宋丹;朱前磊;程果;方先珍;班付国;闫若潜;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2017—2020年连续四年对河南省规模养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和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17—2020年,猪伪狂犬g 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6.48%、 28.88%、25.37%、 20.3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55.48%、 52.55%、 51.14%、 52.77%。种猪场猪伪狂犬g 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5.19%、 19.89%、 20.94%、 14.78%,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44.65%、 37.89%、40.74%、 43.48%。,商品猪场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7.27%、 35.06%、 27.86%、 21.56%,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61.46%、 60.77%、 55.79%、 54.36%,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原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72%、 0.53%、 0.92%、 1.9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4.53%、 5.39%、 5.41%、 8.87%。可见,全省猪伪狂犬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净化任务仍然较重。
2023年03期 v.19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杨兰兰;吴海兴;金卫华;王安奎;高月娥;杨凯;
为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在昆明地区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该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昆明市16个乡镇61家肉牛规模殖场的1394份棉拭子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23%、场群阳性率为2.7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35%、场群阳性率为2.78%;经及时指导养殖场淘汰阳性病牛,2022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可见,及时发现并积极防控对根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3期 v.1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吴小华;金艳冬;钟东林;
为进一步了解宁化县羊群感染羊口疮病毒的情况,该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随机采自宁化县6个乡镇各1个羊场(户)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据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羊口疮病,对确诊患病的羊只及时治疗。结果 6个被检羊场中4个为阳性场,场阳性率为66.67%;不同羊场羊口疮病毒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高的达22.92%;随机所采的373份样品中,平均阳性感染率为8.04%;在6个被检羊场中,种羊、羔羊和育肥羊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 12.23%和3.2%,可见羔羊为该病毒主要感染群体。以上结果表明,宁化县羊群中羊口疮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羊口疮病防控决策的制定还需科学依据的支持。
2023年03期 v.19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李国鹏;陈永忠;吴英;
为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促进建立科学有效的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体系,该研究以西宁市辖区170家规模养殖场为评估对象,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三个步骤,设定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0项,以确定养殖场风险等级。评定结果表明:风险量化评定为Ⅰ级(不合格)的41家,占评估总数的24.12%;评定为Ⅱ级(基本合格)的43家,占评估总数的25.29%;评定为Ⅲ级(合格)的86家,占评估总数的50.59%,即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的养殖场占比达75.88%。可见,西宁市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较为完善,但个别疫病防控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亟待整改。
2023年03期 v.19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林灿文;林泳杰;何增文;
蛋鸡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疫病防控压力。其中以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鸡白痢等4种禽病对蛋鸡群威胁较大,实施净化有利于降低损失,提高蛋鸡产业质量。文章对上述4种疫病的净化要求、净化步骤、样品采集、检测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蛋鸡场疾病防治与净化提供借鉴。
2023年03期 v.19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周婷;刘特元;陈雪叶;何哲;
为研究鹌鹑蛋中抗菌药物的残留状况,该研究将280只体重约200g的鹌鹑随机分为4组,不添加兽药的为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黏菌素、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每个试验组再分为两个小组为标准添加和双倍标准添加组进行饲喂,停药后第2~14天每天采集鹌鹑所下的蛋进行兽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黏菌素在标准以及双倍添加后鹌鹑蛋内兽药残留量均为未检出;阿莫西林在标准添加后第6天、双倍添加后第8天为未检出;氟苯尼考在标准以及双倍添加第14天后仍可以检测出残留。由此可见,氟苯尼考代谢以及体内残留时间最长。
2023年03期 v.1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颜兴琼;刘妍璨;胡永翠;陈英;徐雍;朱泽娥;杜文用;赵雄;
中药治疾病具有独特疗效,中药适应症广,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开展动物用中药制剂,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文致力于介绍中药制剂的毒性评价方式,包括评价药物毒性的试验选择、动物选择、血常规、 C反应蛋白和生理生化指标等,从而达到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会损伤动物的各内脏组织器官的目的,为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3期 v.19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蔺晓月;李玉杰;陈峰;张月;王贵升;
为了解牛流行热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情况以及治疗方案,该文采集疑似发病奶牛鼻腔棉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牛流行热病毒RT-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发病奶牛混合感染牛流行热病毒、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这在临床中极少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灵敏的抗生素治疗,发现发病牛治疗中使用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效果较好。可见,感染牛流行热病毒的牛只可能同时感染其他细菌,通过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3年03期 v.19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郝桂英;徐媛;占爱思;韦汉群;
为确定四川省乐山市某蛋鸡场病鸡的发病原因,该试验采用临床剖检、 PCR方法对发病鸡进行诊断,并对病毒Meq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剖检结果为病鸡心脏、肝脏和脾脏表面均有白色结节,PCR鉴定结果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阳性。MDV Meq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1020bp,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99.9%和98.8%~100%,与MDV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9.8%和95.9%~99.4%。4个Meq测序序列存在4个新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均具有D80Y、 V115A、 T139A、P176R和P217A氨基酸突变位点,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系统发育树显示4株乐山市分离毒株测序序列与近年国内大部分参考毒株聚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支,乐山MDV样品132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及Meq基因的变异均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且存在新的氨基酸突变。
2023年03期 v.19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迟玉华;金风英;韩勇;
为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生物安全体系,该文对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的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施建设、生物安全计划、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等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针对性提出建议和策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方案,以期为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3期 v.19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李仕荣;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作为一种防控难度较大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至今已给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对中小型猪场在ASF防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对制约中小型猪场ASF防控过程中存在的猪场防疫基础设施简陋,饲养方式不科学,猪场封闭管理不严格、消毒不彻底、隔离措施不到位、无害化处理意识差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强ASF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推进老旧猪场升级改造及猪场防疫条件达标建设,改变生猪饲养方式,严格把关猪场外来人员、车辆、物资、用水用料以及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等措施。该文旨在为中小型猪场今后的ASF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经济损失。
2023年03期 v.19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